2020年进口首次超亿吨 国产大豆行业如何破困局?
2020年进口首次超亿吨——
大豆行业如何破困局
本报记者 刘 慧
面对当前国内外大豆市场形势,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国际化思维、更加专业的资本化思维、更加科学的原产地思维,提升大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一方面立足国内提高国产大豆自给率,一方面增强全球大豆供应链掌控能力以确保大豆进口。”
根据中国海关最新数据,2020年我国累计进口大豆10033万吨,首次超过1亿吨,较2019年进口增加1182万吨,刷新2017年进口9553万吨纪录。
我国大豆每年消费量高达1亿多吨,大豆产需缺口巨大,高度依赖进口。面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疫情的巨大不确定性,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中国大豆稳定供应面临严峻考验。2020年,国产大豆产量和大豆进口量均创历史新高,保障了国内大豆供应安全,满足了市场对豆制品、豆油、豆粕的消费需求。
大豆进口增长迅猛原因何在
“大豆进口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养殖业特别是生猪养殖持续较快恢复。”国家发改委价格成本调查中心主任黄汉权说。2020年末,我国生猪存栏、能繁殖母猪存栏比上年末分别增长31.0%、35.1%,基本恢复至非洲猪瘟疫情前的90%以上。进口大豆的主要用途是饲料,饲用(豆粕)需求旺盛,带动大豆进口创新高。另外,受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大豆贸易供应链不确定不稳定以及价格上涨预期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提前进口节奏和增加储备。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费国,现在我国每年大豆消费量1亿吨以上,产需缺口9000多万吨。2020年大豆进口量突破1亿吨,有效弥补了国内市场产需缺口。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副会长、黑龙江省农业投资集团战略发展部总经理张利晨认为,目前我国大豆市场已经形成食用和饲料两个相对独立的市场,国产大豆主要用作食品、加工豆制品和大豆蛋白,进口大豆主要用于满足国内植物油和蛋白粕需求,20%加工成油脂,80%加工成豆粕。
虽然国内大豆供应无虞,但是从去年初至今,全球大豆价格一直持续上涨,进口大豆到岸价格每吨3200多元,国产大豆价格每吨达到5700多元,国内外大豆价差达到2000多元。
从国际市场来看,去年全球大豆价格同比上涨20%至30%,主要是因为美国大豆产区遭遇不利天气,大豆产量及库存预期下调;南美大豆产区天气仍偏干旱,播种受到一定影响,引发对南美特别是阿根廷大豆减产的预期,后期全球大豆价格仍将高位运行。“国际大豆价格持续上涨,带动我国进口大豆成本上升。”黄汉权说。
从国内市场看,受食用需求拉动,大豆价格呈现持续上涨态势。去年新豆上市后,贸易商和加工企业积极入市收购,国产大豆价格高开高走。“目前春节临近,肉类和豆制品需求增加,企业备货、销区市场补库叠加疫情导致运输不畅的担忧加剧,对大豆价格上涨起到支撑。”黑龙江省食品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黑龙江八旗粮油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小语说。
增强全球大豆供应链掌控能力
大豆是我国开放最早、进口量最大、市场化程度最高、与国际接轨最彻底的大宗农产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世界最大的大豆出口国逆转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进口量从1995年的100万吨增长到2020年突破1亿吨,25年时间增加了100倍。目前我国大豆进口量占全球大豆贸易总量的60%,但在大豆国际贸易中没有形成相应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大豆进口越多价格越高。
对大豆采取适度进口政策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当前我国大豆进口面临诸多挑战:一是进口来源地高度集中,来自巴西、美国和阿根廷的大豆占进口量90%以上,大豆进口价格容易受到这些国家出口政策和产量的影响;二是大豆国际贸易形势错综复杂,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大豆成为焦点之一;三是疫情冲击国际市场粮食供应链,大豆进口风险凸显。
黄汉权认为,面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疫情的巨大不确定性,中国要掌握在大豆国际贸易中的主动权,首先要推动进口来源地多元化。除了巴西、美国、阿根廷这些传统的出口大国,增加从俄罗斯、乌克兰以及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口,确保大豆进口稳定供应。
二是以更加开放的国际化思维,积极维护全球大豆贸易,加大中国在大豆主产国种植基地、主要物流港口设施的投资建设,增强对国际大豆产业链供应链的掌控能力。
三是以更加开放的资本化思维,充分利用期货市场规避市场风险,争取更多的国际市场话语权。
要提高我国对国际大豆产业链供应链的掌控能力,关键是要全力扶持培育中国自己的大粮商,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去”,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如今,以中粮为代表的一批国内粮食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但与国际大粮商相比,国际竞争力仍然较弱。据了解,美国阿丹米、邦吉、嘉吉和法国路易达孚“四大粮商”,控制了全球80%的谷物交易市场份额和90%的大豆交易量。
继续实施国产大豆振兴计划
立足国内生产,提高国产大豆产量,逐步降低对进口大豆的过度依赖,有助于缓解国内粮食结构性短缺问题,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近年来,我国积极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连续5年实现“双增长”。2020年全国大豆播种面积为1.48亿亩,大豆产量再创历史最高纪录,超期完成大豆振兴计划2020年预期目标,有效降低了大豆对外依存度。根据近10年来大豆供需平衡测算,我国大豆进口依存度一直处于80%以上的水平,2015年达到88.8%的最高水平。2020年虽然大豆进口量创新高,但得益于国内大豆增产,我国进口依存度下降到84.8%,较前几年最高点下降了4个百分点。
据了解,2021年我国将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稳定大豆种植面积,力争大豆播种面积稳定在1.4亿亩以上,提高单产和品质,确保用于豆制品等的食用大豆国内自给。
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大豆与玉米存在明显“争地”关系。由于玉米价格大幅上涨,玉米种植收益高于大豆,主产区农民种植玉米的意愿增强,有关部门明确表示今年要增加玉米种植面积,重点扩大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玉米种植面积。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势必会引发玉米与大豆争地的问题。
在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下,我国粮食安全的目标是集中有限的资源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对大豆等短缺农产品采取适度进口的战略。我国大豆产需缺口太大,仅靠国内生产难以满足需求,大豆高度依赖进口的局面难以改变。从长期看,通过扩大面积增加大豆产量的空间有限,主要途径还需通过加强种子科技攻关,提高单产水平。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主产区和食用大豆主销区,要以更加科学的原产地思维,加大食用大豆育种研究,保护大豆原始品种的纯净性,提升国产大豆品质和产量。”张利晨说。
刘 慧”” 【编辑:张燕玲】 ””””
上一篇:今年计划新建5G基站60万个 5G覆盖加速向县镇延伸
下一篇:“升级”支付行业监管正当时